普通老百姓如何積累原始資本(适合于普通老百姓慢慢變富的建議)

作爲普通老百姓,你既沒有雄厚的資本,也沒有極其聰明睿智的創富大腦,所以必須要有慢慢變富的想法。如果你想有快速暴富的想法,那麽你更大的結局是大虧或血本無歸,負債累累。

有人問巴菲特爲什麽很多人認爲學你會這麽難?巴菲特說,因爲他們都不想慢慢的變富。

真正的财富必須靠你的認知水平逐步提高,靠時間的積累慢慢獲得。俗話說三代才能培養一個貴族,短期靠投機取巧暴富的大款将來也會因爲認知水平的原因再虧回去。

那麽作爲普通老百姓,怎麽才能慢慢變富呢?首先你需要有必要的原始資本積累。

原始資本積累的途徑無外乎開源與節流。

開源主要有兩個途徑,一個是創業自己當老闆,一個是打工掙工資收入。創業成功需要天時地利人和,也就是通俗意義上的天賦愛好,智商,情商,财商以及社會大環境,甚至基于運氣等因素相結合才有可能。因此每個時代創業成功的人總是極少數,大部分創業人的結局是虧損或負債累累。因此針對普通老百姓來說,不建議靠創業積累原始資本。況且創業成功,除了上述多種因素的要求,也沒有完全固定的模式,因此這種方式不再贅述。那麽打工收入是适合普通老百姓的主要途徑。以普通老百姓來說,怎樣獲得更多的打工收入呢?

我首先從年輕人選擇專業說起。你最好能夠找到你的天賦愛好所在,然後選擇這個專業。因爲是你的天賦愛好所在,因此你會自發自覺的拿出大量時間投入巨大熱情用于深入的學習研究。根據一萬小時定律,你隻要比别人研究的時間長,研究的方向深,那麽你就具有了比别人更強大的核心競争力,那麽你将來的職業發展與薪酬報酬待遇就都沒問題了。而且你會在天賦愛好中獲得巨大的心理滿足感。曆史上獲得大成功的人物,基本都是遵從這一道理,将自己的天賦愛好與自己的職業相結合。比如那些大科學家,大發明家,大哲學家,大文學家,大音樂家,大企業家莫不如此。沒有天賦愛好作爲基礎很難獲得特别大的成功。

有人會問大部分人都不能把自己的天賦愛好和自己的職業相結合,或者說沒有可以作爲天賦愛好的職業,那該怎麽辦?那麽這些人就要有敬業精神。既然選擇了某個專業,将來就要在這個專業的深度與廣度上深入的學習鑽研下去。

年輕人除了有敬業精神,也不要一開始就過于注重穩定與安逸。年輕時不吃苦,将來你可能會吃大苦。現代社會變化越來越快,一個人的職場生涯都在同一個單位度過可能性越來越小,甚至職場生涯隻換幾個工作都很不容易。因此年輕人開始不要怕跳槽。當發現某一個行業或某一個單位不适合自己長遠的向上發展時,要勇敢做出跳槽尋找新發展的勇氣,不要做溫室裏的花朵,溫水裏的青蛙,要做不怕風吹雨打,自由翺翔于天空中的雄鷹。你擁有了自由飛翔的能力,擁有了自由跳槽的能力,你就不會懼怕将來的社會如何變化。

我也不是讓你一直跳來跳去,而是要尋找适合你的行業與單位。如果你發現某一個行業或單位适合你的長遠發展,那麽你也可以選擇穩定下來在這個行業或單位深入的學習研究,積累自己的技能,經驗等等。就像挖井一樣,當你發現某個地方挖出了井水時,那你就要向深處一直挖,這樣你挖到的井水會越來越多。職場生涯永遠不要混日子,永遠都要擁有始終學習進步的習慣。每天晚上睡覺前想一想如果明天單位不要我了,或者單位不适合我了,我能不能還能夠找到合适的崗位?

如果你按照我上面說的選擇專業與職場生涯去做,那麽大概率你的薪酬待遇不會差而且會蒸蒸日上。這樣就爲你積累緻富的原始投資資本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也就是說開源工作做的比較好。

緻富原始資本=開源—節流。哪怕你的開源做得再好,如果你不懂得如何節流,那麽你積累創富原始資本的效果也會很差,甚至完全無用。

節流主要有哪些方面呢?還是從年輕人初入職場開始說起。年輕人一定要學會适度消費,不要爲了面子大手大腳,甚至奢侈消費。比如購買高價的蘋果手機,貸款購買好車,購買高價的名牌包包手表等等。如果你爲了職場需要或戀愛需要,那也隻能購買性價比合理的相關消費品。年輕人初入職場要學會儲蓄的習慣,可以在拿到工資時,強制性的按照一定比例進行儲蓄,作爲将來緻富原始資本積累的開始。當然了,這裏所說的花錢并不總是純粹的消費,比如你投資學習新技能提高你認知水平的學費就算是投資而不是消費。這方面對你将來發展有利的花錢不要吝啬。

當你的開源長期大于你的節流時,你也就慢慢積累了儲蓄,也就是将來緻富的原始資本。

那麽将來我們應該怎樣慢慢的變富呢?

首先我們要明白什麽樣的資産才會讓我們慢慢變富。很多東西不但不會讓你的财富增值,還會讓你的财富慢慢損耗。比如超過你實際身價的豪車不但不會給你帶來财富,還會因爲高昂的折舊維修保險油費等讓你日益消耗你的财富。

能讓我們慢慢變富的資産分爲五大類。也可以解釋爲五大被動性收入資産。不需要我們耗費時間就可以獲得增值收益。需要我們耗費時間獲得的收入都是主動性工資性收入。靠主動性工資性收入,你很難慢慢變富,因爲你的時間是有限的,你獲得的收入是有天花闆的。而被動性收入不需要耗費你的時間,因此沒有上線天花闆。主動性工資收入往往随着你的年齡,健康等原因而慢慢變少,而被動性财産收入卻會因爲複利效應會越來越多。因此我們要盡量多的追求被動性收入,而不是靠主動性收入慢慢變富。

能給我們帶來越來越多被動性收入的五大類資産是:

1.可以自動化運行的企業。也就是說,你作爲老闆可以聘請職業經理人爲你進行你創立的企業的日常經營管理,你最多隻是偶爾做做戰略性決策就可以了。那些不能聘請職業經理人進行日常企業管理,而自己親力親爲的隻能稱爲小老闆小老闆,還是要花費自己的時間,因此隻能算主動性工資收入不能算被動性收入。因此,這第一類資産往往都是大企業而普通老百姓很難成功創立大企業,因此,這第一大類資産基本不适合普通老百姓,不再贅述。

2.房地産。這第二大類資産具有兩重屬性。第一重屬性是自住需求,是消費需求,不屬于被動性收入。被動性收入指的是你可以獲得源源不斷的出租租金收入或房地産增值收入。現在中國城鎮化率越來越高,房子也越蓋越多,人口增長率越來越低,甚至要開始進入減少階段。地方政府可拍賣土地越來越少,将來必然要轉爲征收存量房産的房産稅階段。将來房地産作爲被動型收入的可能性越來越低了。因此作爲普通老百姓,擁有一套夠住的居住用房即可,如财力允許,也可以考慮擁有可以出租的第二套房産獲得一定的被動性出租收入。盡量不要有靠銀行貸款投資房産賺錢的想法。将來房價長期跑赢銀行貸款利率的可能性越來越低了。如果将來遇到開征房産稅以及浮動的貸款利率的大幅提高,那麽結果會很慘。

3.有價證券。主要有債券,股票,基金等品種。關于此第三大類資産後面再詳述。

4.著作權專利權。比如你寫了書,出版了就有著作權收益,你有發明創造有了專利權,也會靠專利權獲得收益。一般普通老百姓很少有著作權與專利權,不過現在日益興起的網絡自媒體也算是著作權的一種。普通老百姓,如果有這方面兒創造才能的話,可以考慮進行網絡自媒體創作,獲得這第四大類資産的被動性收入。網絡自媒體是将來的發展大方向。将來是流量爲王的時代或者說是粉絲爲王的時代。誰擁有的流量多,誰将來的财富就更多。

5.可以流通保值的資産(如黃金字畫古玩等收藏品)。黃金長期看具有保值功能,但基本沒有增值功能,另外它還有避險功能。俗話說亂世黃金盛世文物。普通老百姓買點實物黃金也可以,平時也可以具有觀賞把玩功能。但不宜投資過多。字畫古玩等收藏品,裏面的學問很深,騙局很多,需要極高的鑒賞力與投資資金,不适合普通老百姓,不再贅述。

财富自由=被動收入(投資性收入)大于生活支出。因此我們要盡量追求更多的被動收入,這才是我們普通老百姓慢慢變富的主要來源。

随後再用更通俗的語言總結一下适合我們普通老百姓慢慢變富的辦法:

努力工作,具有敬業精神與終身學習的習慣,不斷提高自己的工資性收入。适當消費,養成強制儲蓄的習慣。在長期繳納社保,醫保保障自己将來老年退休生活的前提下,盡量快與多的積累将來緻富的原始資本。

房子不要過多,夠用就行,1到2套即可,不要因爲買房背負長期高額的銀行貸款成爲房奴。之所以推薦普通老百姓,要擁有自己的一套兩套房産,是因爲房産不但具有居住的基本生存需求,而且可以在你将來遇到大病等不确定性風險因素時,可以作爲保障自己的可以變現的一個資産。

如果你已經擁有了沒有銀行貸款的一到兩套房産。之外還有剩餘長期不用的資金。除了留足半年到一年可以滿足日常生活需要的應急資金,其餘資金可以适當分散投資于債券基金與被動型指數型股票基金。因爲能夠發行債券與股票的公司都屬于中國比較大,比較優秀的公司。你分散投資于此類标的的基金,大概率長期來看可以獲得比中國GDP增長率更高的收益,也就是說大概率能夠獲得跑赢通貨膨脹的收益。這也是你不用做老闆親力親爲而獲得被動性企業收入的唯一途徑。你的投資總體收益長期能夠跑赢通貨膨脹,才會讓你慢慢變富。爲了防範股票等權益類資産大幅價格波動給你帶來的風險,可以通過定期定額投資以及分散投資來規避。另外,投資此類權益性資産,一定不要負債投資,一定要用自己長期不用的閑置資金來進行投資。要有長期價值投資的心态,不要理會短期的價格波動。普通老百姓不要投資具體股票,因爲将來的證券市場機構等大資金比例會越來越大,普通散戶炒股會越來越難。因此隻能投資于像滬深300,深證紅利等這樣的被動型股票指數基金長期看才會相對安全與獲得較好的收益。

1
沒有賬号? 注冊  忘記密碼?